若能将各来源的数据汇聚后应用,数据的价值将会指数级上升。理想很美好,但数据的自由流动常伴随着隐私泄露问题。
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在安全合规、保障用户隐私的前提下,使数据在各个企业/机构之间自由流动,并产生应有的价值?
隐私计算或许是一个答案。
隐私计算,广义上是指面向隐私保护的计算系统与技术,涵盖数据的产生、存储、计算、应用、销毁等信息流程全过程,想要达成的效果是使数据在各个环节中“可用不可见”。目前最先落地于金融、医疗等行业。
36氪观察到,约从2018年开始,无论是BAT等大厂,还是成熟的大数据公司,或是初创型科技企业,已接连入局隐私计算。